第一次站上海拔3800m 的高度...除了覺得自己渺小以外,更覺得脆弱...
以海拔高度相當敏感體質的我,一定是瘋了
(歷經過4次高原反應的崩潰邊緣,但總是被美景給吸引,永遠都學不乖也不想學乖)
從低海拔的Amazon 一口氣高海拔的Puno...我做了萬全準備了
(最底下有背包客的小筆記...讓你知道怎麼預防高原反應)
從amazon 到Juliaca (離Puno 最近的機場) 的班機並沒有直飛的飛機,
從地圖看來似乎很近,但因為海拔高度差異太大,所以我們必須在cusco 轉機才會到此
沿途的空拍看到峻嶺山嶺邊的道路...開墾之路一定是很漫長而辛苦的
在Puerto Malonado 時和別人聊起我們接下來要前往Puno的計畫~通常都有兩個反應
1. 我們竟然一口氣拉高海拔高度~ 對身體的負荷是很大的
2. 我們從下游到上游, 是的~我們沿著亞馬遜河到她的其中一個源頭
漫延彎曲的亞馬遜河上游...儘管少了大量的雨林覆蓋,但還是掩飾不了她的美
人生的道路也類似的蜿蜒~總是不能凡事的直直順利地下去
多了些拐彎,來滋潤生命大地的內涵?!
空拍圖就這麼幾張,但每一張都不捨刪除...
我以為...海拔3800m 應該是跟西藏一樣,再多一點點荒蕪,多一點點黃沙滾滾
(盡管我還沒機會去,但我是這麼認為的)
但抵達Juliaca的這一刻,翠綠的大地~是純淨的綠...
我想我總是以為太多...還好我自以為勇敢地走了出來, 才能看到這美麗而多綺世界
告訴自己...別自大了~
Lake Titicaca (的的喀喀湖)湖畔邊...
Puno 緊鄰著世上最高且能行駛船隻的高原湖泊 Lake Titicaca
Puno 熱鬧的市區是沿著山坡而蓋...
我們今晚落角的旅館就在湖畔邊...
托細心的Sherry 努力與Agency 溝通,我們今晚下塌的旅館感覺挺不賴的
晚餐後...轟隆轟隆的聲音不斷地響著~遠方雷電交加的夜晚
據說...最近每天都下雨,只是幸運的我們,到訪的那幾天都是在深夜才下雨...
高原上的環境讓我不捨得睡,貪戀著想收集這城市的夜景...
旅館的燈火通明...因為按快門的快樂,讓我忘了那晚到底冷不冷了...
據Helen 的說法,其實冷得不得了
只能說當人熱衷於某些事情時, 外在在怎麼阻饒都改變不了內心的熱情情緒的
沿著山丘而蓋的街景...
旅館後方的湖畔~
早上不到5點鐘我又醒了,準備去湖邊迎接日出,
二月中這季節的日出時間是5:37 in puno,
只是早起的我似乎不夠好運,東方厚厚的雲層讓今天的太陽不太早露臉
剩下霞光滲透出雲層的光線,豐富了美麗的天空
天真正亮前...那遠方依戀著夜晚的街燈掙扎著不願熄去..
仿蘆葦島上的屋舍,靜靜地漂浮在旅館後方的蘆葦群上...
後方是架大郵輪,曾經是Made in UK,
從英國泰唔士河畔生產每一個螺母,螺絲的零件,
透過遠渡重洋和高山鐵路的運送,在Puno 組裝下水...
風光的行駛在世界上最高且可行駛的高海拔湖泊裡...
目前功成身退的遊輪...默默底漂浮停靠在此....
雖然濃厚的雲層讓今天的日出Show有點遜色
還好遠方逐漸散開的露出的藍天,至少讓我們放心...
今天的好天氣是足以期待接下來的好風景...
旅館養了些小動物,像是天竺鼠,水鴨,小貓和草泥馬(羊駝),
陸續出沒於後院的草皮上...
而我們何等幸運看到了出生一天的小小草泥馬(就是那隻旁邊有些瘦弱的白白小小的羊駝...),
所謂的初生之小草泥馬不畏人,它可優哉的咧~
================ 以下是背包客的小筆記================
高原反應, 以下是Wiki 百科的資料與相關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B1%B1%E7%97%87
高山症,或稱「高地綜合症、高山反應、高原反應」
是人體在高海拔狀態由於氧氣濃度降低而出現的急性病理變化表現。
它通常出現在海拔2438公尺以上
高山症可以發展成肺水腫和腦水腫,嚴重時可致死。
頭痛常是最主要的症狀,通常在2400公尺以上出現,並有可能合併以下的症狀:
噁心或嘔吐, 全身無力, 頭昏或頭重腳輕的感覺, 失眠
避免高山症的發生應遵照以下建議:
登山前一晚先口服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爾後每日服用直到進入高海拔之第三日才停藥。
進入高海拔處(海拔1,500公尺以上)之前一晚應在中海拔處停留以加強適應。
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時,每一定點停留一至二天後才再繼續爬升。
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時,每天爬升不超過300至400公尺。
一有症狀立刻停止爬升,如症狀未改善或惡化,立刻下降高度。
絕對不要讓患有急性高山症的人單獨留下。
~~~~~~~~~~~~~~~~~~~接下來是凱西的經驗談~~~~~~~~~~~~~~~~~
凱西在海拔2000多的阿里山上,發生過第一次的高山症...
當時只覺得胸悶喘不過氣,只需要減緩激烈的運動並稍作休息就能改善
後續~我在爬了幾座百岳的經驗後,發生了好幾次的高山症
頭痛欲裂,肺部無法喘過氣來...心臟有種爆裂感的襲擊
雖然止痛藥的減緩痛,但是稍微劇烈的走動就發現身體會嚴重發出缺氧的警告
此時來瓶氧氣桶,可以立即舒緩高山症的症狀(短暫性而已)
此次出發前,我有特別前往醫院拿口服乙醯唑胺(Acetazolamide),
在台大/ 馬偕/ 成大... 都有旅遊門診
但每家醫院並非每天都有門診可看,所以預約掛號前最好都先確認清楚噢
我是在臺北馬偕看的,
包括前往亞馬遜流域的黃熱病,孽疾,高山症都可以掛家醫科的旅遊門診
所有費用都是自費,也都有1~3種的要可以選擇
除了價差外就是副作用的不同,以下是我的案例
孽疾的藥物,我選得是便宜的藥,早晚各一顆,一顆藥也不過3元台幣
但出發前幾天就要開始吃了,離開疫區還需要連續吃28天
副作用是某些人會有食道與胃發炎的現象自以為鐵胃的凱西就吃了這個苦頭@@
高山症的藥是出發前兩天開始服用,直到離開高海拔區才停藥
凱西的旅伴們有睡不好與手腳麻麻的副作用,我倒是還可以忍受輕微的麻
所有的費用加一加也要花到好幾千元
除了黃熱病是絕對必要以外,我個人覺得還是是個人體質與能承擔的副作用來決定
醫生會詳細說明副作用,費用及服用方法
旅行前一些些小準備或許可以防止不舒服的現象掃了旅行的興致喔~
一些小小經驗分享給大家~